□ 《崇明报》记者 姚红梅
“这个公园很漂亮,环境也很舒适。”横沙乡新北村村民沈阿姨常常会到附近的南菁湖滨公园散步,“我推开门就可以看到这条湖,以前水是浑的,现在变清了。”沈阿姨对此表示很惊喜。
湖水变清,其中有何奥秘?记者日前采访了横沙乡经济办的夏斌罡,他介绍,这得益于横沙乡引进的生态治水新技术,并由此构建了一个“内在净化+外在筛选”循环系统。
“水森林”净化水质
来到湖边,记者一眼就看到了漂浮在湖面上的绿色植物。“这是香菇草,可以吸收污染物质。”夏斌罡介绍,“你仔细看一下,水底下还有其他的植物呢。”顺着他手指的方向,记者透过清澈见底的湖水,看到了一片“水下森林”——生长茂盛,茎叶随着水波荡漾。“这些植物不只是为了美观,它们可都是治污的好手。”夏斌罡告诉记者,水面上的是浮水植物,根在水里,能吸收污染物;水下的是沉水植物,根系在底泥中,能同时吸收水里和泥里的污染物及营养物质,可以减少水体的富营养化,净化效果更好。
滤布滤池筑起屏障
如果说“水中森林”负责湖内部的水质净化,那设置在湖与外河交界处的滤布滤池,则是“外源水”进入人工湖的第一道“安检”。“它可去除悬浮固体、总磷、降低色度等。”夏斌罡说,通过这道设备,可保障“外源水”质量基本合格。
“在充分勘查设计后,我们还在湖内采用了环流喷水等一系列措施,全方位保障湖水的最佳状态。”夏斌罡说,如今,从水质指标上看,这条湖已达到地表水Ⅲ类水质标准,湖水的透明度也提升了。
“我们在河岸沿线还种植了各类树木和花卉,保证一年四季常青,景色优美。”夏斌罡说,水质提升后,两岸的绿化和景致也同步跟上,如今这里成了周边居民休闲健身的好去处。
引用《崇明报》
同瑞环保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,始终聚焦于水环境治理领域,致力于该领域创新技术的研发和实践,推出了一批实用性技术。我们秉承“为中国水环境改善而努力”的理念,坚持科技创新,为我国水生态文明建设持续贡献力量。
(同瑞环保宣2019-06-04)